跳到主要內容區

真實價值導向算出合理藥品定價 成大藥學系歐凰姿獲頒「年輕學者創新獎」

文/陳意安 圖/成大藥學系副教授歐凰姿
 
歐凰姿
成大藥學系副教授歐凰姿
 
好的藥,對得起好的價格!提升藥品可近性是全民健保目標之一,但為了降低健保支出而壓低藥價,並非最好作法,長期而言更可能讓個別病患用不到最合適的藥,而導致醫療體系付出更大代價!
 
成大藥學系副教授歐凰姿提出創新「新藥價值導向定價法」(value-based pricing),依據藥品的真實臨床治療效果與經濟效益,科學化地呈現藥品的合理給付價格。該成果獲頒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第九屆生物醫學組「年輕學者創新獎」。
 
歐凰姿的創新「新藥價值導向定價法」
 
有別於以往多參酌先進國家藥價之中位數為新藥定價基準,成大藥學系副教授歐凰姿根據經濟學和決策分析等理論基礎,與應用先進的統計分析技術,於新藥上市前與後評估定價,例如:進入健康保險市場前,以臨床試驗療效、目標疾病族群成本和健康價值參數為主的「醫療科技評估(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探討新藥是否值得引進健保市場以及其定價;待進入健保市場一段時間後,再透過臺灣病患實際使用藥品後的各項資料,如:療效、醫療花費、病患主述的健康結果等,建置運算參數並以嚴謹的方法學克服諸多實際病患資料限制或偏差,進行「醫療科技再評估(health technology re-assessment)」,以調整藥品給付價格,或修訂給付政策針對特定族群的限制或放寬藥品的使用。
 
目前歐凰姿以糖尿病用藥為研究目標,一方面是該疾病在臺灣盛行率高,可研究的數據量較充足,且糖尿病為高醫療經濟負擔疾病,其相關醫療花費高居現今健保總支出第二名;另一方面是近年有許多價格昂貴的新藥問市。
 
歐凰姿表示,在此背景下藥品成本效益評估能協助醫療決策者了解:新的藥品雖然單價較昂貴,但因為臨床表現優異,例如:降低糖尿病病人心血管併發症或嚴重低血糖事件發生,進而改善終身存活壽命,長期下來降低許多衍生支出。由此可見,新藥比傳統治療更具有成本效益(cost-effective),甚至能節省整體醫療支出(cost-saving)。
 
以歐凰姿團隊近期分析的數據研究為例,從健保署的立場,對於有高心血管風險的糖尿病病人,新型口服降血糖藥品 SGLT-2 抑制劑(sodium glucose co-transporters 2 inhibitor)相較其他傳統口服用藥具有成本效益;而對臺灣整體醫療體系而言,針對需要使用注射型藥品積極控制控制血糖的病人,採用 GLP-1  受體促效劑(glucagon-like peptide-1 agonist)會比使用傳統胰島素治療更能節省醫療支出。
 
以成本效益評估是大方向 但落實門檻仍在
 
「以成本效益分析與和經濟評估來輔助健保藥品給付價格的訂定與整體健保預算的分配,是近幾年被討論的做法,也是政策上的大方向,但實際上仍有進入門檻。」歐凰姿提到,價值導向的定價法在現實中有臨床試驗人數少、代表性不足的問題,結果可能高估的藥品進入健保市場後的實際效益;而當藥品真正進入健保市場後,每位病人的疾病複雜程度、用藥行為與習慣及醫病關係都可能成為隱藏在數據背後的不可控因素,將間接導致仰賴真實情況資料的成本效益分析失準,因此需仰賴嚴謹的方法學與先進的分析技術克服諸多資料限制或研究偏差。
 
再加上整理龐大又雜亂的臨床病患個人大數據十分費力,且臺灣目前有能力執行成本效益評估的專家、與投入相關方法學發展的學者仍然相當有限,使得以成本效益評估為依歸的定價策略在健保政策端推動緩慢。
 
歐凰姿坦言,要等到研究成果發酵或至政策端落實需要時間,但現階段仍以「十年磨一劍」的心情,去面對每個正向壓力,促進自己往更高的目標前進;同時,歐凰姿也透過許多國際合作與交流精進自己團隊研究能力,讓成本效益方法與技術走在國際尖端。歐凰姿說,未來待這樣研究模式與方法成熟後預期可以應用到各種疾病用藥評估,不僅輔助臨床醫師針對個別病患提供適合治療,更能使健保的預算花得更精準、花在對的人身上。
 
合影
成大藥學系副教授歐凰姿(左 4)與研究團隊合影
 
學生時期玩出領導力享受跨領域研究
 
在研究中,歐凰姿必須與統計、公共衛生、生物與藥學領域專家共同合作,而作為一門應用科學,產出的結果也要將學術用語轉換為一般人能理解的共通語言,其中考驗領導力、統籌力、組織力與溝通力,而這些能力在歐凰姿一路以來,早就有所預備。高中時期擔任儀隊隊長,鍛鍊嚴肅的帶隊風格並學習平衡課業與社團的時間管理;大學時期成為系學會會長,則強化帶領團隊的能力與適才適所的眼光,同時,也塑造目標設定的自律性格。
 
「當系學會會長的時候,雖然開會討論得很晚,但因為自己資質不夠好且教科書有許多艱澀的原文專有名詞,所以我堅持在上課前先預習劃重點。也督促自己的幹部,就算隔天有早上 8 點的課或是 7:30 的實習,不管前一天玩多晚也都要準時坐在教室或實習報到。」當下認為是玩很瘋的經歷,卻逐漸內化在歐凰姿的學術生涯中,成為不可抹滅的關鍵因子。
 
歐凰姿的人格特質讓她凝聚了優秀的研究團隊。目前研究團隊中有 2 名專任助理及 9 位碩博士班學生,持續在研究與教學計畫產出優異成果,並對外連結產官學界,展現藥事經濟的專業特色。而鑒於國內對相關領域的人才需求,歐凰姿也積極投入培育,期待更多人才加入團隊一同為國家健保醫療科技與成本效益評估努力。
 
視學術為事業「接地氣」研究終獲社會肯定
 
將學術生涯看作「事業」而非一份工作的她,每天早上帶著期待的心情醒來,迎接挑戰。歐凰姿坦言會以目標導向評價自己的成果,但也能接受許多不可控因素的存在:「我會告訴自己得失心不要太重,在能力所及的範圍盡力努力且踏實地做好,希望自己一步步努力,終究對社會有所貢獻。」
 
她提到,愛看論語中庸的父親曾勉勵她:「不患無位,患所立,不患人不知己,求為可知也。」、「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之者一也。」、「人一能知己百知,人十能知幾千知,果名此道,雖愚必明,雖柔必強。」句句鼓勵她做研究的過程雖會孤獨或者自我懷疑,但擇善固執堅持原則,秉持研究初衷與熱誠,不要擔心沒有人了解或肯定自己。一路走來,歐凰姿深深體會箇中滋味,自認不是聰明者也沒有與生俱來的幸運,於是在每個人生境遇都下很多苦工去努力與學習,也因此步步穩健且逐夢踏實。
 
在政府健保相關單位擔任諮議委員期間,歐凰姿每個禮拜都要往返臺北參加會議,從一開始感到茫然、無助,到後來心境改變,從會議中思考如何調整自己的研究方向,反而參加完會議都很開心,想趕快回來做研究。對歐凰姿而言,參加會議除了促進成大與北部產官學界的交流、了解社會現況,更重要的是讓自己的研究可以接地氣,更符合社會的實際需求。
 
樂觀面對多重角色實踐大學社會責任
 
現在歐凰姿團隊一方面透過研究梳理成千上萬筆研究資料,協助國際藥廠執行本土藥品成本效益分析,讓藥品的真實價值得以透過實際療效與經濟分析被彰顯;一方面擔任國家健保政策相關部門的專家諮議委員,參與藥事行政與藥事經濟的討論與革新;一方面也不忘記自己的初衷,持續與社區藥局和藥師公會合作,解決其面臨的困難,並讓社區藥局、藥師的重要性與價值被世人看見,實踐大學社會責任。
 
此外,身兼教師、學者與專家的歐凰姿同時也是 3 個小孩的母親。在多重角色與自我目標的壓力下,歐凰姿笑著說:「孩子們的陪伴與成長給我最真誠的回饋與源源不絕的能量,也督促自己在多重角色學習。」心中懷有更遠目標的歐凰姿,未來也將保守著初衷,持續耕耘,實現心中的願景。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1-12-21
瀏覽數: